冬春季节,我市出现持续污染天,环保部门会采取特别管控措施,要求污染企业停产减产、工地停工,以减少PM2.5排放。
为全面推进各市的普查工作,省环保厅召开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推进会。省环境规划院为技术牵头单位。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成立了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领导和协调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中国于200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历时三年,为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支持。各市就普查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办公人员调配、普查经费落实、工作机制建立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普查工作领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西丹副巡视员介绍了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各市近期普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办公室下设综合、技术、督办和宣传4个组。
省环保厅印发了《关于成立山西省环境保护厅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机构的通知》,7月4日在太原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组成立大会,成立了由郭长青厅长任组长,刘军副厅长和刘西丹副巡视员任副组长,各有关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查领导组此外,空气污染和污染源有关,但输入性污染和本地污染哪个是主角,还需进一步研究。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底,上海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全市259个考核断面中劣V类断面比例控制在30%以下。
2018年底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得到彻底清理。此外,2017年9月底前,对祁连山区域范围内159座水电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审批环节是否规范,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等问题。甘肃则要求,到2020年底,压减生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174万吨,落后煤炭产能991万吨完善各类环境监测人员行为管理制度,杜绝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该省的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划定祁连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在采矿方面,甘肃要求2017年停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探采矿活动,2018年底前全面清理退出,2020年前全面消除自然保护区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方案还提出,将西安市所有国控、省控子站均交由国、省确定的第三方运维机构管理。该省的整改方案还显示,2017年,湖北省将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扎实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完成列入淘汰落后年度目标任务。该项目的整改时限为立行立改,长期坚持,责任单位为西安市委、市政府,责任领导则是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和西安市长上官吉庆。
从目前各地公布的整改方案来看,打好大气、水、土壤环境治理攻坚战仍为整改重中之重,多地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列明时间表。为环境治理列时间表今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力争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6年11月至12月组织对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省(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于今年4月完成督察反馈。具体来看,北京大兴区2016年PM2.5浓度为89微克/立方米,成为全市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一些应于2016年底前退出的小企业仍在生产。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在甘肃省的整改方案中,祁连山这一关键词出现了数十次。
该项目的责任领导为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存荣,牵头单位为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湖北两年内关闭全部煤炭生产企业从此番公布的几份整改方案来看,一些地方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时间表,正逐渐撬动当地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回应社会关切甘肃整改方案数十次提祁连山近日,中办、国办有关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通报对外公布,通报措辞严厉,包括3名副省级官员在内,甘肃诸多官员被问责,此举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上海则针对城市地表水污染问题做出整改部署。
对此,整改措施要求,大兴区2017年底前完成7个产业集聚区整治和90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拆除任务,清理散乱污企业1000家(其中市级任务386家),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79家。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以北京来说,整改方案显示,到2017年,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力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2020年空气中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左右。2018年底前全面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得到彻底清理。湖北要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该市整改方案显示,截至2016年11月,上海259个市级考核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88个断面为劣V类,占比为34%。
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在内,各地方案中都列出整改治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去年,陕西西安被曝出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的情况,在陕西此次公布的整改方案中,特别提到了对此事的整改。
25日,环保部公布了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省(市)开展环保督察后的整改方案,7省市共计确定375项整改任务。到2020年,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600万千瓦左右。
环保部25日发布消息称,7省市督察整改方案均实行清单制,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进行了详细梳理,共计确定375项整改任务,其中北京市47项、上海市46项、湖北省84项、广东省43项、重庆市37项、陕西省59项、甘肃省59项。甘肃则要求,到2020年底,压减生铁产能160万吨、粗钢产能174万吨,落后煤炭产能991万吨。
细化明确责任单位领导干部担任整改责任人除了实行清单制外,此番公布的几份整改方案还进一步细化明确了责任单位,重庆、陕西等地甚至还写清了相关整改项目的责任人名字。从具体措施来看,甘肃省要求,2017年8月底前,全面停止祁连山保护环境区核心区、缓冲区内所有探采矿、水电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生产和经营活动。整改方案认为,西安市长安区、阎良区相关人员环保底线意识不强,人为干扰国家空气质量监测子站正常运行,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实施造假,造成恶劣影响。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底,上海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全市259个考核断面中劣V类断面比例控制在30%以下。
此外,2017年9月底前,对祁连山区域范围内159座水电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审批环节是否规范,审批手续是否齐全等问题。例如,湖北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力度,这其中包括煤炭生产企业两年内全部关闭。
方案提到,司法部门已针对去年西安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的情况介入调查,相关涉事人员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再如,陕西要求,加强监测质量管理,杜绝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例如,重庆要求,2017年底前,严格落实禁投清单规定,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加快搬迁主城区12家环境污染隐患企业各市就普查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办公人员调配、普查经费落实、工作机制建立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中国于200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历时三年,为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了有效支持。办公室下设综合、技术、督办和宣传4个组。普查工作领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西丹副巡视员介绍了本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各市近期普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环保部官网消息,7月20日,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推进会在省环保厅召开。
省普查办技术组组长、省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物联网中心主任孙鹏程介绍了普查方案的技术内容及预算编制指南。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普查工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成立了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领导和协调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
同时成立了普查工作办公室,由刘西丹副巡视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全面推进各市的普查工作,省环保厅召开山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推进会。
省环境规划院为技术牵头单位。为全面深入研判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环境形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中国各类污染源排放及污染治理工作状况,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决策与环境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依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每10年开展一次普查工作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由环保部牵头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